产学研1+计划

目标
「产学研1+计划」于2023年10月推出,旨在释放本地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的潜力,及促进政府、业界、大学及科研界的相关合作。
申请资格
申请机构须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学。
计划特点
- 资助上限:每项目为1亿港元。
-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 第二阶段(起动科研成果商品化)。
- 配对比例:
- 第一阶段:最高2(政府):1(业界及大学)
- 第二阶段:1(政府):1(业界)
- 最长项目期限:
- 申请大学须于约5年内分两阶段完成其项目 –
- 第一阶段在大约3年内;及
- 第二阶段为项目余下时间 。
- 如由第二阶段开始参加计划,其项目须于3年内完成 。
- 申请大学须于约5年内分两阶段完成其项目 –
- 业界赞助:必要条件
- 知识产权:大学团队/发明者可获取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不少于七成(由团队/发明者在项目期内研发所产生的知识产权)。
申请
计划每12个月邀请合资格大学提交申请两次。第二轮项目申请期为2024年9月6日至2024年10月31日。欢迎每间大学于每个申请期内提交最多15 份申请。请在提交申请前细阅以下文件:
- 产学研1+计划的资助及行政指引(2024年9月版本)
- 申请表格(2024年9月版本) (只供参考。合资格大学需透过「产学研一+计划」下其专属帐户提交申请。)
评审
大学提交的申请会就技术层面接受同行评审,就商业可行性接受商业评审,以及由产商学研界成员组成的督导委员会(委员会)进行评审。委员会再向创新科技署署长推荐资助申请,以供批核。
常见问题
首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要求各有不同。参与第一阶段的大学团队仍然在进行应用研发阶段的工作,但即将接近完成。直接参与第二阶段的团队,应是完成了研发阶段的工作,并可能已制成产品的原型,侧重在科研成果商品化的阶段。大学应审视项目的发展情况,才决定从第一或第二阶段开始申请。
由于是次计划提供的资助金额不低,为使项目团队成员可以投放更多时间专注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的工作,及促进业界、大学和科研界的相关合作,我们期望大学承担项目的管理角色,提供意见予研发项目以及提供商业、会计等服务。
政府在计划下的拨款将会直接存入大学的户口,由大学决定项目账户设在大学名下还是公司名下。无论如何,大学也需承担监督项目账户的管理,确保在项目账户内的项目资金被谨慎运用,并符合计划的要求。大学可因应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支援,收取不多于项目总开支的10%,并需列明在计划建议书内。
第一阶段的重点在于科研项目的创新性,因此创新及科技内容机会占较大比重。
在第二阶段,我们预期初创团队的发展较成熟,有机会已得到较多业界的投资,更著重于推展商品化工作。因此,在项目成果的商品化机会所占的比例较高。
我们会因应项目两个阶段的不同重点,按于不同阶段参加计划时所订评审项目的各评审标准所占的比重,进行评审。
查询
- 电话:(852) 3655 5678
- 电邮:raiseplus@itc.gov.hk